【AT】风景与建筑——《建筑技艺》2019年3期导读
AT 2019年3期《风景与建筑》
专题策划:吴春花
在2018年举办的“生态园博·绿色创新”论坛上,崔愷院士以《风景中的建筑》为题讲述了面向自然、回归本源的设计心得。根植于此时、此地、此景的设计,不仅回到了建筑的本体,更成为风景中的建筑,正符合时下倡导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
风景与建筑,可以窥见于古代的传统造园中,也可以追溯到古人依据自然条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建设村落、营建城市的活动中。
今天,当人们无法回到理想山居场景的中国园林时代,要重新面对并认识脚下这片土地时,一方面,应当以新的视角汲取历史上的营城实践和风景塑造中的理念和经验,怀着对环境的敬重,珍视并保护仍然留存于土地上的水利、农业、村落和城镇建设的遗产,寻求更适度的建造方式;另一方面,要继承传统造园的精神,而不是照搬照抄,要为普通的人、普通的需求去做普通的设计,创造将不同地景与不同建筑媾和而成的不同的城市风景。这样的城市风景,既可以是公园中的阁塔、山崖旁的观景台,也可以是触发日常性与多样性的绿色、文化场所,又或是活化老城厢的社区艺术馆、共享街道,而这都能够成为符合当下土地与环境的山水城人居建设。
风景与建筑,将“风景”置于第一位,意图使建筑回到风景中,使建筑融入风景,更点缀了风景。
目录
读书
基于合作平台的可持续规划实施机制研究——以瑞典瓦斯略项目为例
[ 戴金贝 曹云琥 ]
专题:风景与建筑
风景中的建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
[崔愷 吴春花 ]
触手可及的日常性与自发生长的多样性——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设计实践
[丁纯]
现代精神承托下的传统浪漫——云阳四方井服务建筑
[ 林郁 郑晨曦 ]
相、断、变、合——王家疃村拾贰间美学堂和白石酒吧变形记
[何崴]
建筑与场地的可持续整合设计——以岳阳县三中风雨操场与北京旭辉零碳空间示范项目为例
[ 宋晔皓 陈晓娟 ]
人间设计与城市风景
[ 张海翱 ]
区域维度下的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探索
[ 焦洋 张伶伶 侯旭龙 ]
建筑与山水之间——2018 南宁园博会采石场花园中的景观建筑
[ 王向荣 ]
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一次与山水作答的城市微更新
[ 郭桐江 刘杨 刘一博 艾骏男 ]
道路回归街道,从生活出发定义城市风景
[武欣]
容园记
[ 王宝珍 ]
风景中的建筑
——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
走出城市,走出水泥森林,心向自然来创作。从山谷里的杭帮菜博物馆、中信金陵酒店,到沙漠里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美舍河湿地展示馆,再到即将开放的北京世园会中国馆、正在进行中的以工业遗产改造为主题的江苏园博园、贵州楼纳的乡村书院,我始终坚持的是面向自然、面向风景的创作,即向自然景观学习,向传统农耕文化学习。
风景中的建筑其实是从老祖宗那里传来的,都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今天,当我们同样怀着一颗对风景、生态的敬畏之心,重新看待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筑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关系,将获得全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在今天多元的城市景观中,更应尊重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地质地貌特色,大到博物馆、办公楼、城市综合体,小到公园、街道、屋顶平台,都应处处有其景,创造令人舒适、惬意的城市风景,创造物质体验与精神感知、生态美学与绿色生活的多重景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应是符合我们时代需求的城市风景,应是我们每一位城市建设者的责任。
触手可及的日常性与自发生长的多样性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设计实践
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建筑师密切关注、乐此不疲探讨的话题。优秀的建筑作品必定是根植于其脚下的土地,生长于既有的场所文脉,因其周边环境的需要而被赋予功能,被赋予性格,进而被赋予生命。
我们力求从既有的场域中生发出各种可能的状态,新介入的空间基于原有的场所特性而生成、组合、变换、成长、衰落、再生......这是一种自由生长的状态,跳脱理想的建筑范式的掣肘,规避既定的逻辑秩序,不强调建筑本体的符号化和可识别性,而是从关系入手——空间与空间之间、空间与场所之间、空间与人之间,这些“之间”的状态往往是设计中最有趣、最生动的部分,是人的活动最为密集的部分,它可以从室外自然生长到室内,可以从一个院落自然生长到另一个院落,可以相互交叠错位,可以“既非室外又非室内”,这些“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空间本体的纯净性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不受建筑尺度、规模、性质变化的影响。
我们希望消除既定的边界,呈现一种透明的状态,使新介入的空间触手可及。使用者可以于空间与空间之间、空间与场所之间自由探索,弥漫前行。尽管在现实语境下,这种边界的物理特性依旧存在,但是通过交叠、互通、延展、复合等状态使其呈现一种相对模糊的关系,以游目的方式引导关系中人的活动,通过非单一线性的线索组织,呈现出渐次递进的动态关系,以多向度、多维度、多路径的探索状态达到对空间场所全方位的感知。
建筑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是我们对场所的理解中最核心的注解。
现代精神承托下的传统浪漫
——云阳四方井服务建筑
重庆不同年代建设的众多民居由于地貌原因,似乎是堆叠在一起,形成了新旧混杂的山城景观。如果把普通话作为国家文化和政治的象征,那么方言或许代表了传统在语言层次上的自然流露。如果建筑师用“方言”这种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是不是也是传统的延续?
空间是建筑的终极目标,它凝聚、表达并承载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是否有传统的空间?如果有,在当代是什么状况,其意义何在?是否还有非传统空间?如果有,什么是非传统空间?是否也存在纯粹的空间?这些思考让我联想到了所有哲学家的忧虑——关于哲学终极问题的思考。有人说此类思考就像为苍蝇指引一条飞出瓶子的道路,实际上瓶子没有盖,但是苍蝇乱窜,它向着光明飞,但不知道哪里是出口。我们这种担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不是有点儿矫情,我不太清楚。也许传统不需要去刻意寻找,因为建造本身就源于人类关于技能和生存的欲望,所以,发自内心的建造,遵循材料的意愿去建造,快乐的建造,就是建造的一种传统。
重庆云阳,老城因三峡工程淹没,剩下的只是一个被岁月刻下痕迹的遗址。钢筋混凝土成为了城市的主角。2015年政府开展了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沿长江水体两岸35km的岸线上,疏通滨水空间,利用景观公园形成连贯的滨河慢行系统,并在其中的重要公共节点——四方井码头上建造一个休闲活动的服务建筑。继承川渝传统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特点,设计以尽量减少土方量为原则,将建筑的南侧两层切入场地,东、西侧局部一层切入场地,形成建筑的双首层“基座”。基座的建造转换了地景,回应了城市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开阔的观赏江景的平台。基座之上是纯木榫卯结构的屋顶,翼瓦指天,如翚斯飞...
相、断、变、合
——王家疃村拾贰间美学堂和白石酒吧变形记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乡村问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从“美丽乡村”到“特色小镇”,再到“田园综合体”,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十九大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明确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命题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与中国的政策几乎同步,近年来乡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国际建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著名建筑学家库哈斯这几年的研究重心从城市转向乡村,并将于今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展览主题就是全球的乡村。在中国,随着国家政策对乡村的倾斜,大量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乡村,不少建筑师也从城市转向乡村,开始从事大量的乡村建设,也就是“乡建”。于是,建筑——这个包含物理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存在,作为建筑师的抓手开始越来越承担起改变乡村面貌、重塑乡村景观环境、凝聚公共生活的作用。
当下,中国乡村建设的过程是快速的,甚至是急速的,但乡村相对于城市是慢速的,这就很容易形成矛盾。如何合理地组织、设计新的建筑,如何妥善地保护和处理老的建筑,如何通过改造破旧建筑形成村庄的新陈代谢,是每个建筑师都必须面对的命题。显然,简单的复制城市建筑,或者粗暴的将异域形式(包括西方式样,也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典型民居)植入都是不对的;而另一个极端,一味追求复古,试图将乡村定格在历史的一个时间点上,甚至是将时间倒流回去,给当代建筑披上历史的外衣,将现实生活变为虚假的景片,俨然也是不对的。对此,笔者认为建筑应该回应此时、此地。此地,就是建筑所在环境的地域性,以及对场地的回应;此时,即时代性、时间性。与此地相比,中国乡村建筑的此时性更应该被关注,当代的建筑应该敢于说当代的语言,而不是永远往后看,在故纸堆里翻弄所谓“经典”。
建筑与场地的可持续整合设计
——以岳阳县三中风雨操场与北京旭辉零碳空间示范项目为例
在我上学的年代,似乎是一个大家喜欢阅读哲学书籍的年代,自己也试着读了一些,尽管今天看来,未见得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读得明白。那个时候,跟环境相关问题的思考,非常大程度上应该是受到来自欧洲思潮的影响,敬畏环境或者场所的内在特质,有一个词叫做Genius Loci,讲的就是环境的力量、一个场所的精神和力量。所以对于新的事物介入已有的环境,建筑师或规划师应该怀着对Genius Loci特别敬畏的心,非常慎重地去研究可能的新事物会是什么样子,才不至于威胁到原有的场所特征,并进而可能有所发展。对于城市和环境本原的关注,并非要来点不惊人则不休的创意的关注,这似乎和今天很多主观上创意满天飞的状态不尽相同。当然即便是那个时代,同样也提出过建筑应该具有的基本趣味是寻找“something new,something different”。这种应对既有环境的不同态度,无所谓孰是孰非,只不过是恒河沙数的不同观点而已。
如果场所精神对于新的事物特别重要,那么实际上新事物的创造性介入,及其对原有景观环境的重塑,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点。而所谓引导环境中的人与活动,也不是我们做设计时最先关注的内容。对于我们而言,设计最先关注的是对原有环境的敬重;其次关注的是如果有新的事物介入,怎样才能算是适度;第三关注的是可能对人们的原有生活有什么贡献,而不是必然带来怎样的改变。
人间设计与城市风景
城市风景的塑造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人文性、自发性和偶然性作为其主要因素,在城市风景中起到关键作用。以人间设计为主要思想的城市微更新通过设计师的关键性引导,能够发挥普通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有活力的城市社区,最终实现城市风景的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微更新的最终目的是社区营造,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创造有灵魂的设计,只有结合人的活动的城市风景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于传统城市风景,微更新在设计师的主导下,需要从传统城市风景的形成中汲取经验,结合人文性、自发性和偶然性,对外打开接口,曾经设计好的城市风景会在社区的运营下进一步发展和演绎,以独特的面貌应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
笔者在建筑实践中不断尝试用微更新方式来修复和营造城市风景。比如“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定位首先是其社区性,它的存在将艺术带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其次,它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展览空间,欢迎各个年龄阶层的人来此参观,以一种接地气的姿态扎根于百姓生活中,最终营造出属于使用者自己的社区活动场所,改变了老上海里弄的现状。“集装箱之家”通过废物利用,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既提供了一个创意性的办公环境,又激活了周边的商业功能,改变了城市风貌。“宠物之家”则通过“48m2高密度人宠的优雅混居”,在千篇一律的狭窄居住环境中,传达出这样一个态度:无论在何种困境里,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合理设计带来希望。
设计不是最终的目的,将人的活动聚合起来,营造或者重塑丢失的社区文化才是重点。设计作为先导和撬点的作用,将现在和未来可能的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组织和引导。人间设计正是将城市风景的真正使用者推向前台,让普通的人以普通的需求去做普通的设计,让普通人真正成为设计的主人。(阅读详情)
区域维度下的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探索
建筑与景观互为依托,互为补充,互为存在成为一种趋向,其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需要重新认识。当初我们以朴素的环境观去看待建筑设计时,这仅仅是关于方法论层面的事情;然而今天我们面对比以往更为多元的城乡问题时,则需要从区域维度的视角关注空间建构的整体性。我们曾经竭尽可能专注建筑本体、个性和逻辑,但却忽视了建筑在城乡中所处的位置,过多强调建筑的主导作用,进而造成了许多困惑的问题出现。如何使建筑平实自然,并与城乡空间的塑造融为一体,这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特定的自然状况下,建筑的介入更需谨慎和适度,这种意识应早于方法而存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人工物介入自然环境时,不仅需要确定介入的位置,还应当重视介入的程度。这时的建筑趋于淡化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融入其中......这种生长于环境中的状态,是我们今天观念转变的关键所在,而这样的方式恰恰是应对城乡复杂性、塑造整体空间应有的态度。因为这种方式是延续原有文化脉络,保留乡愁记忆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区域维度的积极回应。
建筑与山水之间
——2018 南宁园博会采石场花园中的景观建筑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人依据国土的自然条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建设村落、营建城市,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的方式。人们对国土持续数千年的开发,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融和、城乡相依的国土景观。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套方法体系是在历史上遭遇了无数失败并经历了长期的完善过程才形成的。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的破坏或自身存在着的不合理因素,许多这样的古代营建都已经灰飞烟灭了。那些能够留存至今的实例弥足珍贵,它们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被充分证明拥有成功的经验,能够与区域自然系统和谐共生,具有可持续性。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技与观念的革新,中国从以农业文明为本的传统社会逐步向以工业文明为本的现代社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历经了几千年积累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始被忽视,甚至被彻底抛弃。我们更多地依赖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然而,过于倚重现代工程学可能导致建设成果与环境的融合度较差,而且泾渭分明的学科分野也会带来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大为减弱。
今天,我们需要更充分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寻求适应现代社会的更优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他人经验,还要从这片国土的条件出发,以新的视角认识历史,汲取历史上的水土整治、营城实践和风景塑造中的理念和经验,珍视并保护仍然留存在土地上的水利、农业、村落和城镇建设的遗产,并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的新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
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次与山水作答的城市微更新
城市空间不断迭代发展,新的功能不断介入,在这一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重塑不应按学科割裂开来分别对待,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领土的综合整治。而如何塑造良好的场所体验,最简单的研究办法是从对人本身的研究出发,场所终究是为人服务,设计的依据也是人的行为特征,除功能化的需求之外,精神性的诉求使我们需要不断挖掘、提炼场所的自然本底,强调人工感与自然性的结合,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人更愿意亲近自然,尤其是在强烈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因此我们努力在建筑设计中让人行线路更便捷地到达优美的自然环境,让环境尽早地被体验而非仅仅被看到。第二,我们努力营造更舒适的步行体验,让人群乐于游走其中,建筑与各处室外场地的无缝衔接是我们着力处理的关键点。例如在大数据展厅的设计中,我们就将建筑与景观作为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通过一系列联系室内外的无障碍天桥和连廊,与周边的既有公园路径形成闭环,引人漫游。第三,室外环境的可停留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使既有环境更易于休憩,到达路径更便捷,让室外游走线路与建筑物的出入口连接更顺畅,同时在有条件打造亲水空间的时候,着力让人们更容易到达水边,让人们更愿意从建筑中走出来,置身自然之中。而人气的提升,自然会使这片城市公共空间更具活力。
在重塑城市环境的过程中,场所气质的营造与设计手法的选择是基于对使用人群体验的预想和对场所自然资源本底的延续。当场所变得舒适宜人、易于到达,自然会慢慢为人们所接受,变得越来越具有活力,而这正是我们设计师最希望看到的。
道路回归街道,从生活出发定义城市风景
在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往往存在的是比较单纯的甲乙方关系。甲方提供任务书,乙方按要求完成设计。作为设计师,我们提供了自己对功能、流线、空间、形体的专业意见和美学追求,并且颇为体贴地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设计“以人为本”的建筑。但是当我们面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时候,功能就变得复合混杂甚至充满矛盾,使用者则涵盖了从尚无法自己行动的婴儿到需要搀扶的老人,我们是否还有专业的章法可以依循呢?
设计可以赋能,这是我们在以往的建筑设计实践中相信并且践行的一个原则。我们希望空间可以和人产生联结,促使人自主地去探索、去使用。无论是办公楼、博物馆还是幼儿园,空间如何作用于使用个体,总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在城市尺度里,我们同样相信设计赋能这件事。我们希望一个城市是对儿童友好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规划更多的儿童公园或亲子商业,而是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把儿童当成和大人一样平等的使用者,在设计的时候去考虑街道的高差、街道家具的尺度、绿植的高度,然后鼓励他们可以更自主、更勇敢地探索城市中的生活。而设计赋能的另一个方面是,在充满了复杂矛盾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中,它又意味着要抛弃掉作为设计师高高在上的视角,把“设计”放到最小的层面,让原本已经发生的活动去影响空间。
有了人的互动与活力,这样的城市空间才能真正被称为“城市的风景”,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于设计师头脑中的完美景观。在以人为本的城市里,我们的设计要成为一个平台,给在这里活动的人赋能,让他们变成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容园记
关于“造园”,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问题1:有必要普及的一个基本问题——造园与景观设计是两个概念。所谓的景观设计来自西方,基本是与建筑设计并列的概念名词。而中国传统的造园则是包含了建筑、室内、室外自然环境及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营造;各部分之间并非是相互割裂、独立而成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借势、相互生发,进而形成得体合宜的有机体——园子。我们主要继承的是造园的智慧,而非简单的形式描摹。
问题2:当代造园研究基本都会冠以“文人”造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被广泛认可的。但是,在研究“文人”造园时,主要关注的是绘画与造园的关系,而忽略了诗词与造园的关系。然而,对于“文人”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群体而言,文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其次是书法,最后才是绘画。历史上每个时代的文学思潮,都可谓是当时社会的显学,深深影响了当时“文人”阶层的思想与活动。故而,要研究“文人”造园,绕过作为“文人”首要的必备条件——文学,只描绘画,可能会障住很多问题。反之,通过研究文学,一些造园思想、造园问题将会更加清晰。
问题3:在农耕文明的传统社会中,造园之匠人与文人士大夫的园主及造园师之间的隔阂较现代社会要小。因此当代社会中,当我们在极力推崇“文人”造园时,也不可忽视工匠,否则必将又是纸上谈兵。
想了解本期更多精彩内容,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购买本期杂志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2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3。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2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3。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